摘要:近幾年國產品牌在尖端科技、品牌營銷、經營效率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。李寧還代表中國站在了世界的舞臺上。在理性消費回歸的當下,年輕人開始愛上了這些本土品牌。
一場因棉花而來的風暴雖然已經過去,但是一邊賺著中國錢,一邊砸著中國鍋的品牌顯然已經感受到了來自中國市場的抵制情緒。近日阿迪達斯發(fā)布了第二季度財報,數(shù)據(jù)顯示其在華收入下跌16%,中國成了全球唯一負增長地區(qū)。一向被認為潛力無限的中國市場呈現(xiàn)出了疲軟態(tài)勢,阿迪達斯CEO卡斯珀·羅斯特德坦言:“中國的市場需求已經偏向本土品牌而非全球品牌。”
最近關于阿迪達斯的熱搜還不止一個,其宣布將以21億歐元(約合25億美元)的對價出售旗下銳步品牌。15年前阿迪達斯為了與耐克爭奪市場豪擲38億美元收購銳步,15年后阿迪達斯又不惜以低于收購的價格出售銳步。其中緣由或許只有一個,那就是在后疫情時代集中優(yōu)勢資源打造阿迪達斯品牌,跑贏耐克。
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李寧、安踏、361度、鴻星爾克等中國品牌在上半年業(yè)績非常亮眼,聲量與銷量齊飛。李寧發(fā)布的中期業(yè)績報告顯示,其上半年收入達101.97億元,同比增長65%;歸母凈利潤為19.62億元,同比大增187%;整體毛利率達55.9%,較去年上升6.4個百分點;經營現(xiàn)金流增長超過590%。而安踏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贊助商,近期股價也迅速攀升。
從線下門店來看,曾經風頭一時無兩的阿迪達斯、耐克稍顯冷清,而國產品牌在幾輪輿論之下掀起了銷售熱潮,受到了年輕人的熱烈追捧。一直被壓一頭的中國品牌終于揚眉吐氣,開始強勢崛起!
不可否認,今年上半年中國運動品牌能備受推崇,有一部分是來自消費者的群情激憤。新疆棉花事件之后,4月阿迪達斯天貓旗艦店銷售額同比下滑78%至1.16億,耐克同比下滑59%至1.45億,而安踏銷售額同比增長51%,吊牌上寫明新疆棉花的李寧同比增長72%。之后鴻星爾克為河南捐款引發(fā)的野性消費也同樣為國產品牌帶來了一場狂歡。國貨崛起已經成為大勢所趨,任何突發(fā)事件都有可能成為國產品牌的營銷爆點,加速崛起的進程,只能說屬于中國品牌的時代正在到來。
同時這也與品牌本身的實力密不可分,近幾年國產品牌在尖端科技、品牌營銷、經營效率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。李寧還代表中國站在了世界的舞臺上。在理性消費回歸的當下,年輕人開始愛上了這些本土品牌。但是目前國貨的優(yōu)勢還只集中在性價比上,在高端市場上與阿迪、耐克還有一定差距。在產品 設計上國產品牌更是表現(xiàn)平平,尚且缺乏引領潮流的能力。
未來,希望國產品牌能厚積薄發(fā)奮飛蝶變,深深扎根中國市場,繼而走向世界,引領全球消費趨勢。
編輯/劉曉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