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re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,久久精品囯产精品亚洲,亚洲香蕉看一线,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

                <small id="5b8fn"></small>

              騰訊微博宣布關停,無處安放的是一代人的青春

              摘要:9月5日,騰訊微博宣布將于9月28日晚停運,一代人的青春宣告終結。

              9月5日,騰訊微博宣布將于9月28日晚停運,一代人的青春宣告終結。

              “背靠大樹好乘涼”。在眾人眼中,騰訊的產品一直無往不利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一曾經超越過新浪微博的平臺卻逐漸衰弱。時至今日,熬不住的騰訊微博終于宣布推出歷史舞臺。

              騰訊微博的前世今生

              如今的“微博巨頭”新浪微博于2009年8月上線,從那之后就一直保持著爆發(fā)性增長。那正是推特風靡歐美國家的時代,中國市場卻尚未被完全開發(fā)。新浪適時出現開啟了一個全民社交的新時代。這個全新的領域迅速引來了資本的關注。騰訊、網易、搜狐紛紛上線,“社會媒體平臺”的蛋糕展現雛形。

              雖然比新浪微博晚八個月上線,但出身名門的騰訊微博依然聚集了大批流量。在新浪微博還在網頁端打拼的時候,騰訊微博直接與當時全中國最大的社交應用QQ綁定,打造了屬于自己的專屬玩法。小馬哥是親自下場親自上陣,邀請各界名人,發(fā)動騰訊總辦高管入駐騰訊微博,并安排騰訊系各個產品向微博導流。在浩大的聲勢和資本下,騰訊微博快速成長,2011年便成功與新浪比肩,形成了雙頭格局。

              “微信”殺死了騰訊微博

              2013年,已占有一席之地的它被突然被騰訊放棄。

              微信圖片_20200907115123

              雖然騰訊微博看似風光無限,但是卻始終沒有能夠真正打敗新浪微博的核心競爭力。說到底,騰訊和新浪家的微博,都是對推特的模仿。騰訊略一躊躇,就對這個可以一眼望到頭的軟件有了放棄的念頭,唯一苦苦堅持的原因便是沒有一個更好的“目標”直到米聊和微信的出現,騰訊終于找到了可以支撐自己的戰(zhàn)略引擎的產品。

              2010年10月,一款名為“kik”的應用登陸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,雖然這個產品還未被好好打磨,但是卻吸引了雷軍和張小龍的注意力,2010年12月10日,小米發(fā)布了中國第一款模仿kik的產品—米聊,支持發(fā)送文字、圖片。

              發(fā)現這一風口的雷軍希望騰訊不要發(fā)現這個產品,當時還在忙著3Q大戰(zhàn)的騰訊也的確想不到這些,但是遠在廣州的張小龍卻敏銳地嗅到了商機。一個月后,微信的橫空出世沒有給雷軍機會,也正式讓騰訊微博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。

              相比于微博的“廣場社交”,微信更加私密與簡約,更是騰訊看到了在互聯網圈力壓群雄的可能。在吳曉波在《騰訊傳》中說:“馬化騰告訴我,微信是騰訊新上線的一個產品,已經有3000多萬的用戶,并且每天新增20萬。”“因為有微信,所以,微博的戰(zhàn)爭已經結束了。”那一刻,微信取代騰訊微博的未來就已經被奠定了。

              蘋果應用商店免費社交榜顯示,目前排名前十的應用依次是微信、QQ、小紅書、騰訊微博、Soul、新浪微博、知乎、探探、百度貼吧、陌陌。新鮮的血液層出不窮,“模仿”或許能取得一時的風光,但真正的崛起離不開“創(chuàng)意”與“差異化打造”。目前,社交軟件的玩法越來越豐富,應用的邊界被不斷拓寬,功能也更加貼合人們的需求。隨著時代的變化,人們的社交形式也將不斷發(fā)生改變,無數的契機,正在等待著探索與發(fā)掘。

              注: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(chuàng),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或引用。

              編輯/李雨桐
              本平臺發(fā)布/轉載的內容僅用于信息分享,不代表我司對外的任何意見、建議或保證,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,如發(fā)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,煩請將版權疑問、授權證明、版權證明、聯系方式等,發(fā)郵件至info@tonews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、處理。同時,歡迎各方媒體、機構轉載和引用,但要嚴格注明來源:今日商訊。

             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