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昨天“AI第一股”百度也回歸香港上市,填補了港股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空白。
自2019年阿里巴巴率先回港上市后,網(wǎng)易、京東、新東方也于去年相繼登陸港交所,看來中概股回流已成趨勢。
昨天“AI第一股”百度也回歸香港上市,填補了港股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空白。百度上市當天最大的亮點就是,敲響了全球首創(chuàng)的“芯片代碼鑼”。由百度歷史服務器、主板、芯片、無人車ACU 等AI硬件制作而成的“芯片代碼鑼”,敲響后會顯示出以搜索超鏈分析技術、Apollo、飛槳、翻譯、量子計算為代表的代碼所匯聚成的星辰大海。
百度攜AI王牌歸來
從這面展示AI技術的鑼上,就可以顯現(xiàn)出百度轉型AI公司的歷程與決心。正如李彥宏所說:“在百度最初的10年,我們專注于搜索引擎技術的開發(fā),讓我們得以服務10億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,并演化出語音、圖像、知識圖譜、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;最近10年,我們在深度學習、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(tǒng)、自動駕駛、AI芯片等前沿領域投資,讓我們成為一個擁有強大互聯(lián)網(wǎng)基礎的領先AI公司。”
2005年百度以“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公司”的身份登陸納斯達克,而如今百度重新以“AI公司”的身份在香港上市,這其中飽含著百度在AI方面的探索與成果。
2020年《哈佛商業(yè)評論》發(fā)布的“2019全球AI公司五強”榜單,入選的包括谷歌、蘋果、微軟、百度和亞馬遜,百度是唯一進入全球五強的中國企業(yè)。
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型公司,百度是中國AI領域投入最早、技術最強、布局最完整的企業(yè),也是全球為數(shù)不多的提供AI全產(chǎn)業(yè)鏈、全技術能力覆蓋的企業(yè)之一。
從投入來看,百度的研發(fā)費用由2010年的79億元,2018年的158億元,上升到了2020年的195億元,在百度總投入中的占比不斷提高。
從成果來看,目前百度擁有中國最大的AI開放平臺、中國最大的深度學習框架飛槳、中國最大的開源活動開發(fā)平臺、中國最多的無人駕駛路測牌照、中國最大的對話式操作系統(tǒng),同時AI專利量與申請量在國內(nèi)也是首屈一指。
7000億市值,百度是否被低估?
百度股票的發(fā)行價為252港元/股,上市當天開盤后港股股價一路震蕩下滑,盤中跌破當日恒生指數(shù),最低至251.6港元/股。截至昨日收盤,百度股價為252港元/股,和發(fā)行價持平,總市值為7128億港元。
而完成回港的另外兩支中概股,京東和網(wǎng)易現(xiàn)在的股價均大幅高于發(fā)行價。截至3月23日開盤,京東股價329.2港元,發(fā)行價226港元;網(wǎng)易股價170.4港元,發(fā)行價123港元。
而一直被資本市場低估的百度,不知道這次回港后還會有多大漲幅?
“今天的百度,不再是鮮衣怒馬的少年,而是躊躇滿志的青年了。但是我們對技術的信仰,沒有一絲絲改變。”李彥宏表示,“回到香港二次上市,是百度的再次出發(fā),是百度的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。我們要始終保持著創(chuàng)業(yè)者‘朝不保夕’的危機感,要有在機會面前‘臨淵一躍’的求生欲和勇敢,要在前行路上始終堅守我們的使命和擔當。”
編輯/劉曉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