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近日,華為消費者業(yè)務CEO余承東表示,受到美國今年第二次禁令的影響,華為研發(fā)了十多年的麒麟芯片,將在9月15日后停止生產。華為即將發(fā)布的旗艦新品Mate 40所搭載的5nm工藝的麒麟9000芯片,將是臺積電為華為代工的最后一代芯片。
近日,華為消費者業(yè)務CEO余承東表示,受到美國今年第二次禁令的影響,華為研發(fā)了十多年的麒麟芯片,將在9月15日后停止生產。華為即將發(fā)布的旗艦新品Mate 40所搭載的5nm工藝的麒麟9000芯片,將是臺積電為華為代工的最后一代芯片。
一開始,美國只是限制高通、谷歌等企業(yè)向華為出口元器件,給華為的生存之路設置了一個巨大的絆腳石。該禁令剛過不久,美國又對其進行了二次升級,限制臺積電等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(yè)代工生產華為芯片,想要一舉將華為的生路堵死。
為了打壓華為,美國政府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。
此前,華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中轉飛機時被扣押,第二天,就通過其丈夫給自己的父親任正非傳了一個紙條,上面寫著:“爸爸,所有的矛頭都是對準你的,你要小心一點。”
美國以為此舉就能擊倒華為未免太天真了,這反而使華為人更加團結和努力。被封殺的華為,從來都沒有屈服過。
此次“芯片”事件,華為雖然蒙受了巨大損失,但依然沒有被打敗。余承東表示,華為也沒有就此放棄, 而是瞄準半導體領域的根技術,例如EDA、IP、芯片制造設備和原材料等,目前華為已經在芯片制造設備等領域開始發(fā)力,從根做起,打造新生態(tài)。用余承東的話說,要贏取下一個時代。
眾所周知,屏幕是智能設備很重要的元器件,手機、PC、智能穿戴設備都需要屏幕,甚至越來越多的汽車都在增加屏幕需求。
和CPU芯片一樣,LCD、led屏幕也是手機重要組成部分,并占到手機總成本的20%-30%左右。而顯示屏驅動IC更是一個關鍵的零部件,缺少它的話,屏幕點不亮、數據也不能正常傳輸。
目前,對于屏幕驅動芯片,中國大量依靠進口,華為自主研發(fā)成功后,中國企業(yè)就能減少對該產品的進口需求,以防卡脖子現象再次發(fā)生。
雖然目前“華為芯片斷供”的問題尚未解決,但華為依然以行動向全世界證明自己的堅守與實力。荊棘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,在美國一波又一波的進攻下,華為能夠守住底線,屢次解決危機已是不易,更可貴的是,華為還在逆境中一步步實現了“去美國化”,讓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新生態(tài)顯現雛形。相信永不言棄的“華為精神”,一定能讓這個企業(yè)苦盡甘來。
注: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(chuàng),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或引用。
編輯/李雨桐